“十四五”期间,佳木斯市“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成功跻身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入选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但货运结构失衡问题仍然突出,全市货运公路占比高达74.8%,铁路、水运、空运比例偏低。站在“十五五”即将开局的关键时期,佳木斯应牢牢把握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重大机遇,突破“多式联运”发展瓶颈,推进现代物流行业向纵深发展。
补齐设施短板,夯实联运发展根基。佳木斯专项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形成“一个专业园区+N家入驻企业+N种配套服务”模式,全面提升承载能力。织密铁路专用线网络,推动重点港区、物流园区、大型工业企业全面接入铁路专用线,提升“公转铁”“公转水”比重。推进松花江航道整治工程,在松花江佳木斯至同江段建设水利航电枢纽,调节水量、延长通航期。实施航空物流智能化安全改造,引入“智慧货舱”系统,推动航空与地面运输高效衔接。
培育多元主体,激活市场竞争活力。壮大本土龙头企业,重点培育3-5家具有跨区域经营能力的本土物流领军企业,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物流品牌。引进国际领先物流企业,在吸引世界500强和中国100强物流企业的基础上,应重点针对本地规模较大的第三方外包公司或供应商进行精准招商。设立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引导企业在冷链、危化、城配、跨境等细分领域专业化发展,构建与大型企业错位竞争、协同互补的市场生态。
强化协同联动,构建融合发展生态。依托重点龙头企业,通过产业链招商与产业集群培育,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从根本上降低物流成本。推广“一单制”“一票制”服务,打通发票开具、费用分摊、责任划分等关键环节堵点。鼓励本地企业参与国家“多式联运”标准体系建设,推动集装箱尺寸、载重、装卸设备标准化改造。组建龙东区域物流发展联盟,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探索建立对俄跨境“快速通道”,与俄方物流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打破地方保护壁垒。
建设智慧平台,打造数智服务矩阵。建立物流智慧网络平台,实时匹配车辆与货源信息,切实解决外地货车空返率高、运能浪费等问题。推广“云仓+共配”模式,鼓励中小企业接入国家级或省级云仓网络,降低企业仓储成本,提升配送效率。搭建物流运行监测系统,为政府制定运价调控、预测市场需求变化等提供数据支撑。(闫东伟)傲世注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