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傲世皇朝注册

运河大开发带来船舶红利

来源:未知日期:2025-03-11 浏览:

  在2024年11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中,平陆运河、湘桂运河、赣粤运河及浙赣运河等均被提及。平陆运河项目已经于2022年8月正式开工,预计2026年底主体工程建成。

  平陆运河建成通航后,到2035年货运总量可达9550万吨;到2050年,货运总量将达1.2亿吨;每年腹地运输费用节约可分别达到36.4亿元、52.1亿元。

  湘桂运河、赣粤运河、浙赣运河尚处于前期研究和规划中,荆汉运河则在等待批复。运河大开发,需要大量工程船舶。

  建设中的平陆运河,已经投入了包括“天鲸”号、“天骅”号在内的挖泥船、抓斗船、泥驳船等数量繁多的工程船舶。2024年3月,“天骅”号在投入平陆运河施工前,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实现了泥泵效率提高8%,排泥距离延长11%,还进行了国内首次挖泥船限高改造,解决了船舶过桥超高的问题。

  可以预见,随着现有运河建设工程的持续推进,以及未来更多运河工程的开工建设,对工程建设船舶的需求将与日俱增。新建船舶要根据工程需求进行针对性设计建造、存量工程船舶需要进行适应性改造,都将给修造船企业带来机遇。

  与运河开发相伴而来的,必然是内河港口和临港区域的加快建设,以及更进一步的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与蓬勃发展。

  以平陆运河的建设为例,平陆运河建成后,入海口近海段和钦州港海域属于沿海航区,按国家相关规定,内河船舶禁止在海域内航行。参照长江航道的船舶发展历史,届时,广西将需要一批符合江海直达设计标准、满足当地水文工况及航运市场发展需求的新型船舶。

  随着水上通道的打通,客运交通与旅游业的发展也将得到推动。尤其是水上旅游经济的发展,这将极大拉动水上客运、水上观光、休闲娱乐等需求。

  业内专家呼吁,相关行业应联合起来,共同组建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区开发运营公司或产业联盟,开展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规划、建设及运营工作,共同推进绿色智能船舶维修、制造及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积极打造内河绿色智能船舶发展示范区。

  同时,应探索合作共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平陆运河创新研究院,围绕智能绿色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绿色动能装备技术、智慧运河、建造监理服务、总包服务等领域,共同打造国际一流海洋科技创新研究院,为海事、航运、船舶等相关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